读《论语》

为什么学习论语?回到古代,那些追随孔子的人,为什么追随孔子呢? 为了改变命运。

《论语》真的是有这么大的能力?论语中提及,很多人追随孔子是为了当官。见《八佾篇》“仪封人请见”一段,孔子到达卫国,卫国边防长官和孔子聊完后,出来看到孔子的弟子们焦急的等着,这名长官说,你们还担心做不了官吗?

出于这种功利心,是人之常情。可是为什么跟着孔子,可以做官?孔子又是如何看待做官的? 这就要挖一挖《论语》的分量了。

《论语》是《易经》的白话版

《易经》是夏商周三代的哲学经典,起始于伏羲,完成于周文王、周武王、周公。在今天,还是很多人看不懂,在孔子那个时代,至少是士大夫才可以学习到。孔子把易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,所谓“述而不作”,就是说,孔子并不创作新的作品,而是让古老的文明可以延续,让更多人接受了好的教育资源,所以说,孔子是万世师表。

论语鼓励人成为君子,正是《易经》中,所谓“大人虎变,君子豹变,小人革面”。

大人虎变

论语说给统治者的话,见《尧曰篇》,“天之历数在尔躬,允执其中。四海穷困,天禄永终”。 就是说,不要只看到权力,还要看到责任。

君子豹变

论语给修身修德的人说的话,见《尧曰篇》,“君子慧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”。

小人革面

在《易经》和《论语》中,小人是指没有恒心的人,经常的变化反复。这是相对于【大人】和【君子】能承担责任和信守承诺而言的。 所谓革面,就是一个人改变面对的人。 所谓小人革面,就是遇到事情了,这类人会投靠别人。这个词比较中性,并不是贬义。

不知生,焉知死

《论语》是叩问生死的一部书,孔子的观点是:我们无法拒绝死亡,但是我们可以决定面对死亡的态度。 那么是什么态度呢?就是让力量与荣誉永远流传,生生不息。也就是易经的内核,易经说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

到具体的行为,《论语》可以归纳下面三个部分:

孝道

从对父母好,延申到对家人、兄弟、朋友、伙伴、同事。 积极主动的做事,心悦诚服的去侍奉父母家人。

谨言慎行

庄重,不花言巧语,先有好的行为,做到说话算数,诚信。 注意行为习惯,坐有坐样,站有站样,举止得体,以礼待人。

博学六艺

六艺包括礼教、音乐、射箭、驾马车、书法、数学。 从实践中学习,而且是先有【孝道】和【谨言慎行】后,再来学习六艺。 见《学而篇》,“子曰: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;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

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

《论语》是两多千年以前的文化宝库,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,同时,也要分辨在今天不适用的地方。

曾子在论语中说,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”。本文谨以自勉。

版权声明:自由转载-非商用-非衍生-保持署名 https://hailiang-wang.github.io/ (创意共享3.0许可证)
//

X

Subscri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