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的艺术,The Art of Loving
《爱的艺术》1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、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,自1956年出版至今在全世界畅销不衰,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最著名的作品。
在本书中,弗洛姆认为,爱情不是一种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,而是要努力的发展自己的全部个性,以此形成一种创造倾向,否则一切爱的尝试都是会失败的。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,不能谦恭、勇敢、真诚、自制地爱他人,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爱。
这是一本不需要做摘要的书,一方面这本书是一本小册子,另外一方面,每个段落都写的恰到好处,是那种不多也不少的经典:既不需要增加内容,也不需要减少内容。读来令人愉悦,丰富知识,启发思考,想要快速的阅读此书会浪费时间,也浪费作者和译者的良苦用心。因此,我想列出本书的大纲,和一些读后感受,而不做摘要。
大纲
第一章 爱是一种艺术
第二章 爱的理论:1)爱,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;2)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;3) 爱的对象【兄弟的爱、母爱、性爱、自爱、上帝之爱】
第三章 当代西方社会的爱及其瓦解
第四章 爱的实践
感受
区分爱和共生性结合
- 爱是一门艺术,爱不是一种任何人都能沉迷其中的感情。
- 对于人与人之间融为一体的渴求,是人类最强有力的奋斗的动力,它是最基本的激情,它是保持人类种族、社会、家庭的力量。不能实现它意味着毁灭。没有爱,人类便不能存在。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结合,有两种,一种是爱,一种是共生性结合。共生性结合类似于母体与胎儿的关系,母体和胎儿是两者,然而又是一体。长大后,共生性结合表现为施虐狂和受虐狂的结合。与共生性结合相反,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,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,是突破了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,一种把自己和他(她)人联合起来的能力。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,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,保持自身的尊严。在爱之中,存在的这样的矛盾:两个人成为一体仍保存了个人尊严和个性。
理智客观,排除自恋
- 爱的能力取决于人们从自恋中解脱出来的能力。就爱的艺术而言,爱依赖于排除自恋。自恋就是感到真实的东西只存在于自身的体验当中,外部世界的现象毫无真实性。自恋的对立面是【客观】,客观就是按其本来面目认识人和事物,把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愿望和畏惧心理形成的形象区分开来。客观思考的本质是理智,理智背后的情感态度是谦卑。要克服自恋,就是采取谦恭的态度形成理智。精神错乱的人和做梦的人,对外部世界完全没有客观态度,但是我们身边的人都不同程度的因为自恋歪曲客观真实性。客观态度是少见的,不同程度的自恋是普遍的。
- 只有客观地认识一个人,才能在爱的行为中认识他最本质的东西。
信仰和勇气
- 起初我们依赖于母亲,而后顺从的依赖父亲,然后进入成熟阶段:依赖于自己。成熟阶段,正义和爱的原则进入我们内心。个人和人类的发展都有同样的过程。
- 人的信仰的最高峰,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潜能的信任,尼采说,一个人的本质是给人以承诺的能力。信念是人类存在的条件之一,自信是我们能够承诺的一个条件。
- 靠我们的信仰活着,意味着创造性的活着。相信权力和使用权力都是没有创造力的表现。相信权力就代表不相信尚未实现的潜力。相信权力代表只凭现状预测未来,它对人类潜力和人类成长的忽视是十分荒谬的。根本不存在对强权的理性信仰,有的只是屈从于权力和保住权力的愿望。尽管许多人看来,权力似乎是一切事物中最实际的东西,但是人类历史证明了它是人类成就中最靠不住的东西,犹如过眼云烟随风飘摇。由于信仰和权力都有排他性,一切建立在信仰之上的宗教和组织,只要它们依赖于权力,都会变得腐败与失去原有的强力。
- 要有信仰,就要勇气和冒险的能力,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曲折,谁若把安全和保险视为生活的基本条件,那他就不可能有信仰;谁若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系统中,便会把自己变成囚徒。封闭在自己的系统中的表现,就是对外界采取1)疏远或2)占有的倾向。
- 被爱和爱都需要勇气,需要判明作为最终关系的一定价值的勇气。坚持对一个人的判断,即使他或她与一些公众意见和不可预知的事实相悖,坚持自己的信仰。用勇气,就是可以采取果断措施,为信仰牺牲一切。
- 当你意识上担心没有被爱的时候,实际上你害怕的是爱,这可能是不自觉的。爱意味着在没有保证的条件下承诺自己,奉献自己,希望我们能够激起爱人心中的爱。爱是信心行为,谁没有信心谁便没有爱。
因爱伟大
- 支撑资本主义社会的准则与爱是不相容的。在现存的制度下,能够爱的人是极个别的,爱是一种罕见现象。这并不是很多职业不容博爱的态度,而是因为以生产-消费为中心的商品社会的精神,只有个别人能抵抗。我们的社会由官僚主义的管理者和职业政治家操纵:人们为集体暗示所操纵,目的就是多生产,多消费,人的一切行为服从经济指标。
- 如果一个人能够爱,那么这个人应被置于崇高的位置,经济机构要服务于这个原则,而不是相反。
- 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唯一的、合理的满意答案。任何排斥爱的社会都将会与人类本性的抵触而走向灭亡。
- 谈论爱,意味着每个人的最终的、实际的需要,相信爱是基于人性洞察的理性的信仰。